设为首页| 加入收藏

服务热线:QQ:1661145648

13960598583

名人传记
账号: 密码: 验证码:  
QQ登录
站内搜索:
文质公精神世代相传
作者:周鲜明

   我的老家在中国福建省永安市槐南镇西华片区,这个片区有四个行政村,多数人都姓罗。提起家族历史,长辈们都会说起祖先文质公罗从彦。

客家先贤罗从彦字仲素、号豫章先生、谥文质,是宋朝大理学家。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,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,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,对后世也影响深远。在理学发展中他上承杨时,下传李侗,再启朱熹,四人并称为“闽学四贤”。文质公在大理学家中虽然名气不是第一,但是着述最多,有豫章文集十七卷,《四库总目》记载他有《遵尧录》、《春秋毛诗语解》、《中庸说》、《春秋指归》等优秀作品。

根据李侗为罗从彦所撰墓志铭入手考证,周朝时远祖匡正公奉命征南有功,被封为“安南罗国公”,并在湖北宜城建立罗国。罗国流传了二十几世,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氏。至汉朝惠帝时,罗珠(字怀汉)官居大农令,曾与灌婴平定九江郡;汉景帝时,受命到江西开发新地,在今南昌一带设置豫章郡,建筑城堡,并环城广种豫章树(樟树),其后世子孙被称为“豫章罗氏”。罗周文(字源达、号绍簠)是珠公第三十一代裔孙,唐朝宪宗时任沙县尉,举家从豫章柏林里迁至汀州沙县(今福建三明市所辖),此后罗姓在沙县子孙繁衍,并播迁福建各地。

   罗从彦是罗周文的第十二世孙,出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(公元1072年)。幼年时因为长相清秀、天资聪颖、动作机敏,深得父母钟爱。其父神继耕读并重,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;母尤氏通文字善诗画。从彦记事起父亲就亲自课读,母亲也从中辅导。十岁的从彦就能自主赋诗,而且待人接物有礼和善,颇得族人赞许。

   随着从彦学问渐长,父母开始为家中无先生授教发愁,十三岁时将他送往延平城东藏春峡就学。古邑延平郊区的这条峡谷依山傍水、曲径通幽、绿竹成荫、园林秀美,是北宋着名学者吴仪的读书、讲学的场所。北宋元祐年间,受时任礼部贡院检点官陈瓘的举荐,吴仪被朝廷征召为候任官员;但他不愿同父亲一样走仕途,推辞不就,终身隐居藏春峡做学问、会儒者、教门生。藏春峡学馆教学采取开放模式,儒家经典、至德义理、诗词音律同农耕渔猎、植树种花、亲近自然有机结合,摒弃了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的封闭教学方式,因此门下出了许多名士,该书院教学育人的模式也成为典范。从彦勤学好问,特别是对哲理探索很执着,一定要彻底领悟才会终止。同学陈默堂(后考中进士、任监察御史)、廖仲辰(后成为着名学者)志同道合,三人时常在一起讨论成为莫逆之交。从彦请教的问题很有深度,名师吴仪都难以回答,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,有几次老师因为还没想出答案,刻意躲避从彦,成为同学们茶余饭后的笑谈。

   两年后从彦藏春峡学成归家,与父亲一道在剑浦县罗源里后山耕读。想再深造苦无高师,后来听说同州的将乐县人杨时,得到理学始祖程颐真传;于是精神振奋,携带干粮挑上行李,跋山涉水去求学。杨时是着名的“程门立雪”故事主人公,当年他要拜程颐为师时,程颐年纪已很大了不愿再收徒,杨时数次登门求教不得。已经40岁的杨时,与学友游酢再次到程家。刚好程颐在午睡,两人不敢惊动站在门外静待。当时正值严冬下着大雪,等到程颐醒来发觉他们,外面的雪已下了一尺深,两人此时就像立在门外的雪人一般。程颐为他们的真诚所感动,才收为弟子。在授课处含云寺才听了三天的课,从彦就感觉杨时知识渊博、理学深奥,吃惊地冒着冷汗说:“不至是,几虚一生矣!”杨时观察从彦,认为他行为正直、品德高洁,勤奋好学、天资慧敏,能触类旁通。赞扬说:“及门千人,无可语道,可语道者、唯仲素一人而已”。对从彦很器重,传道授业解惑格外用心。杨时在授课中对程颐的推崇,使从彦仰慕之情更深,决心要亲身前往求教。

   从将乐含云寺出师归家后,罗从彦就着手准备到西京洛阳求学。程颐所在的洛阳离家乡南剑州路途遥远,家中余钱凑不够路费,于是立即卖田地筹资,跨越千山万水去拜见先生。程大师觉得这位南方学子功底好、有诚心、肯钻研,欣然收之为徒,并格外器重,给予讲解不外传的理学秘笈,把毕生的研究成果全部传授给他。从彦系统地学习了程氏理学后发觉,恩师杨时除了全面传承程氏理学要义,也有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主张,觉得自己当初两年的学习还不足以全盘掌握,因此一直寻找机会再求教。中年以后的杨时仕途较顺利,从县令一直做到朝请大夫、龙图阁直学士,做官的同时他也不停学术研究,因此很忙碌;但是只要是罗从彦求见,不管多忙,都会挤出大块时间师徒二人坐而论道,无所不及。当时作为陪都的西京洛阳,名士云集、学术兴盛,在西京求学的日子里,罗从彦与各学术流派的名士探讨交流,为其后的着书立说弘扬理学打下基础。六年后从彦才结束洛阳的求学生涯,程颐老先生目送他远去的背影说:“吾道复南矣!”

   罗从彦自洛阳回到家乡,为了能安静地研习和着作,在山中建造房屋居住,此时已经二十四岁。朝议大夫李文捷看中了罗从彦的才华,不嫌他家贫,把爱女金翠嫁过去,次年生下儿子敦叙。有了贤妻辅助、爱子的陪伴,罗从彦愉快地专心耕读着述。遗憾的是几年后父母相继病故,罗从彦极其悲伤,自感此生陪伴父母时间太短,于是在父母墓旁搭盖了茅屋守孝,住了三年。经过多年的静修,他写出了有独到见解的一些理学着作,获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。

   守孝期满,罗从彦接受学友陈默堂的邀请赴沙县讲学。讲学地点在城西五里左右的洞天岩。此地林壑秀美,风景宜人,环境幽雅,当时还有颜乐斋、寄傲轩、濯缨亭,邀月台等建筑,与洞天岩的旖旎风光浑然一体,潜修、授课之余,还能与好友一起赋诗怡情。此地现在还留有一座“豫章贤祠”,贤祠内悬挂清康熙皇帝御笔“奥学清节”牌匾;1993年豫章贤祠开辟为罗从彦纪念馆,2005年确认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  罗从彦教育学生可谓是呕心沥血。在努力给他们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,为使学生更能深刻领悟,贯彻爱国爱民思想,豫章先生以国家盛衰成因、政策利弊分析等方面启发引导。立论宏伟,讲解精辟,其学问之渊博、理论之深奥,得到了各方学者的肯定。沙县是罗从彦的祖居地(从曾祖父起由沙县迁往同属南剑州的剑浦县),他为培养这里的人才奉献了十年。

   随着沙县洞天岩讲学的声名鹊起,罗从彦家乡的族人多次敦请他回乡任教。在乡绅带动和大家帮助下,罗从彦在罗源里创建了南斋书院。书院设立后,家乡好学子弟蜂拥而至,周边地方想提升学识的后生也纷至沓来。学员众多,豫章先生一人忙不过来,书院聘请了数位名士助教。一时间这里人文荟萃,所处的山谷被称之为儒林峡。书院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,同邑的着名理学家李侗就是其中杰出代表。罗从彦对学生的规范,首先自己要做到,喜欢静思,孜孜追求真理、诲人不倦,为人师表的好榜样给李侗留下深刻印象。李侗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,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使他曾经性格急躁、行事张狂;师从豫章先生后逐渐变得平和、有耐性。罗从彦与李侗虽然是师生名分,但情同挚友,共同研究理学,切磋商讨,对答如流;在治学之余,师生漫步溪边、驻足桥上,观山峰竞秀、古木参天的自然景色,并赋诗作对,抒发忧国忧民、爱国爱乡情怀。在闲暇时,罗从彦还亲手种植丹桂,开凿池塘引入山泉。适宜的环境使得豫章先生灵感更甚,他的名作《毛诗解》、《春秋指归》、《语孟师说》等篇章,都是在南斋书院时期完篇的。

   说到从南斋书院出来的高徒,必须提到朱松。徽州婺源人朱松入闽后,慕名前来拜罗从彦为师。经过豫章先生的精心培养,朱松的才干增长很快。他高中进士后,从县尉一直做到朝廷的着作郎、吏部郎。他用老师传授的理学道德准则、政治主张从政,公正清明、勤政廉政,坚持真理。因反对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向金称臣,被贬为台州知州;坚持政见不改,又被迁往更远的饶州任知州。在仕途上不能完全实现与老师共同的理想,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子朱熹身上,让朱熹拜罗从彦最得意的门生李侗为师。后来朱熹不辜负父亲的期望,成为“理学集大成者”。

   北宋末年蔡京、童贯等奸臣当道,政坛腐败之风盛行,南剑州的百姓不堪压迫纷起反抗。为了稳定政局,知州敦请罗从彦到州里任职,想借重豫章先生的威望收服民心。罗从彦自知在这样的环境下,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,婉言谢绝了,而应远亲的聘请赴汀州的连城冠豸山讲学。

   冠豸山位于连城县郊区,巍巍冠豸峰挺拔壮丽,仰止亭立于峰前极富神韵。仰止亭又名儒林亭,是当时罗从彦讲学遗址。当时的四年间,八闽各地群儒汇集在仰止亭论道;豫章先生跋涉丛山峻岭,进一步地在闽西地区传播理学文化、培育莘莘学子。冠豸山尼庵内宋大儒文质公仲素豫章先生碑记,至今保存完整。在仰止亭对面有“璧立千仞”四个大字镌崖苍劲雄伟,是罗从彦手迹;下有五世孙良佐题字“名山拱秀”也很壮观。罗从彦在仰止亭讲学期间,完成了《豫章集》一部。

宋代科举有常科、特科两大类。特科也称恩科,参加者是一些公认的学识突出,却因临场失误或观点同应试时年代主流不符,常科应试中多次落第的乡举贡士。罗从彦终于在六十一岁时考中了特科进士,并被安排为广东博罗县主簿。当时正值朝廷重用岳飞、韩世忠等良将抗金,使豫章先生从中看到了希望,不嫌官小欣然上任。时值广州州学成立,鉴于罗从彦的才学承担主簿工作游刃有余,因此知州请他兼职培育学生,讲学地点选在瑰丽灵秀、气象万千的罗浮山。豫章先生愉快接受,将理学传播推向广州各地,从此南国理学崛起。正当他事业顺畅发展之时,独子敦叙病故,儿媳仅留下一个遗腹子。罗从彦忍受了极大悲痛,呕心沥血坚持未尽事业。

   许多年积累的学识、游历和思索,使罗从彦的治国安民计策日益成熟。他希望当今皇帝能像尧舜一样圣明,官员能以勤政为民的贤臣为榜样。他晚年精心撰写的《圣宋遵尧录》共八卷四万多字,编辑了宋朝以来君臣事迹并加以议论,充分表达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政治主张。《遵尧录》被普遍认为是一部伟大光辉的历史哲学着作,也是罗从彦思想理论政治经济研究成果的经典。充分体现了罗从彦虽然身为一介书生,但却心忧家国的爱国情怀。

罗从彦三年任满,于宋高宗绍兴五年(1135年)自广东回归家乡,行至汀州武平时突然得病,三天后在武平县学去世,终年六十四岁。宋理宗淳佑七年(1247年),圣旨制书颁下追赠太师、邹国公,谥号文质。明神宗万历甲寅四十二年(1614年),奉圣旨罗从彦与门生李侗一起从祀文庙。

   文质公离开人世很久远了,但是他一直秉持的求知若渴、尊师重道、贫贱不移、忠义孝顺、刚毅坚定、忧国忧民、爱国爱乡等优良品质精神,作为家风被后世子孙代代相传。

   文质公罗从彦继子公永后来到浙江发展。留在福建的嫡传子孙前几代都是单传,虽然没有显赫的名声,但是耕读传家、修身养性、勤勉做事,赢得乡里敬重。文质公五世孙良佐(字天泽,笔名良凯)学问不凡、品行端正,被举荐担任了汀州教授,培养了许多人才;晚年为在文质公讲学旧址沙县洞天岩建豫章贤祠请命,获得批准。良佐公共有六个儿子,第四子升(字翌、号希升),后代称之为亿四公。元朝初期,亿四公为避动乱,携子孟一和孟二,来到当时属偏僻之地的尤溪县佘阪(今永安市西华)一处山脚溪边,搭盖茅草屋暂住。当时的佘阪是畲族人聚居地,汉族人极少。凭着一脉相承的艰苦奋斗,一家人在这里扎下了根,建筑了正规的房屋居住,人口增多后,孟二公迁往槐南建屋发展。其后的一百多年,虽然这些祖辈们经历的文字记载遗失,但通过考察有关古迹,其艰苦创业的精神、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是依然可见。

   祖辈们定居西华一百多年后,族谱文字的记载还是屡遭磨难:明朝正统十二年(1447)邓茂七起义,这时四处匪患成灾,我祖深受其害。平定后,官兵又以补征粮税为名,横征暴敛,致使田地荒芜,断炊者无数。明正德三年(1508),有一股匪盗流窜我境,肆无忌惮地到处放火杀人,把我祖钱粮抢劫一空,还烧我坑头住宅,族人只好聚栖在祖上寿六公所建的老宅内。迫于拥挤无奈,决定在下林建屋,经一番努力,当年建成(即今重建的夏林祠)。正德十四年(1519),又有股匪抢劫我下林住宅,钱粮抢劫一空后,将该住宅烧毁。明嘉靖元年(1521),我族祖先们又动工重建原坑头被匪盗烧毁的住宅。可是,该屋修建尚未完善,于明嘉靖三年,被邻乡郑新为首的贼众抢劫一空。继而,嘉靖五年,又有匪盗陈沓七假号杨再兴,其匪帮到处烧杀抢掠;为保卫我坑头刚建不久的住宅,族人奋起自卫,但终因力不敌匪,被杀戮多人。嘉靖九年,官兵剿灭匪盗后,祖辈们以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,坑头住宅又一次在废墟上重建起来。嘉靖十六年(1537),有流窜匪盗纠集在附近,在一天夜里包围了坑头住宅,将族人一一拿住,抢走所有粮食及细软,把男女押解到半路方肯放归。松绑后,忠二公父子,跟踪探明盗匪巢穴后,请求官兵往剿获胜。但过了不久,剿捕时漏网的匪盗,邀集他方贼党前来报复,将我坑头住宅及粮仓等烧为灰烬。明嘉靖四十一、二年间,邻县漳平匪首官信兵、邓兴溥等结伙,在四邻杀人放火,抢掠钱粮。为躲避贼匪,先辈们在各险要处修筑寨堡,以抵御匪寇;嘉靖四十四年时,筑成后隔万全城。后来凡遇匪难,人们多躲避于此城堡中。到了明隆庆三年(1570)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才把猖獗一时的匪盗剿灭。永春林俊造反时,途经我乡,时值清朝咸丰七年(1858)五月廿五日,向我族索取了银元三千三百枚,还四处抢粮、抢物、抢人。吸取这次教训后,为了避难,先辈们修复了后隔万全城。到了热兵器盛行的时代,城堡也难以保证人身安全。民国八年(1919)六月十四日,军阀孙本戎带着二、三十名兵驻扎在福寿寺庙堂里,因其兵痞的匪气盗行,引起我乡自卫民团与其冲突。我先辈们虽以地形熟悉而初战告捷;然而孙本戎在羞怒之下,调来精良武器和大批士兵,对我西华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,其中无辜被杀的妇孺就有十余人。孙本戎扬言:若要休战,西华民众需交纳饷银五万圆,限时答复。孙见我先辈不肯就范,于是在七月初六日上午,命令其部下原西洋乡土匪头子詹凯,焚烧西华乡房屋三十三座;为了避免更多的房屋被烧,西华阪面的先辈只好同意筹银一万二千圆交给孙本戎。但西华后隔的先辈宁愿玉碎不为瓦全,拒不交纳饷银。于十月二十七日早晨,军阀孙本戎再次点起罪恶之火,又烧毁了我乡民房六十六座,导致数百家庭流离失所。但先辈们没有就此颓废,而是在互帮互助中重建家园,继续繁衍生息。

   在外为官的族人也是不屈不挠、永葆初心、鞠躬尽瘁。公元1645年5月,清兵攻下南京,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被俘;南明隆武帝朱聿健来闽即位,以福京(今福州)建都,组织军民抵抗清兵入闽。应钦公(名文、字焕然)时年二十九岁,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中,抱着忠君护国的决心,积极参加抗清斗争。由于为人机智勇敢,战功卓着,被授为正三品昭勇将军参将。后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,年仅三十五岁。

   西华虽然地势较为平缓、土地肥沃,但是靠山区中的这块小盆地养育不了很多人口。从明朝中期开始,家族部分人员向外迁徙。如亿四公第六代孙琼八公迁往福州洪塘定居,后裔曾回西华拜祖认宗;迁往邻乡、邻县的就更多了。尽管身在各方,但都始终继承着优良家风。如清光绪年间迁移至邻乡青水炉坵村的加梓公,一生辛勤节俭,乐善好施,曾为首集资拓宽西华至龙头全长六十多里的道路,完成路面全部砌石工程,使西华至永安城来往行人更加方便和安全。其子凤璇、凤沼也以助人为乐。1944年,族人上窕去永春贩货,中途遭土匪抢劫后生活无着,在凤璇兄弟帮助下,迁居炉坵得到发展,现有二十多人。族人上进在他们的鼓动和帮助下,携家眷迁徙到炉坵村创建家园;现在炉坵建有九座大房,共有七十多人。族人联栋也在得到凤璇兄弟的帮助下,加入到拓展炉坵的行列中,现已繁衍四十多人。加梓公的直系子孙们,在这一百多年来与自然斗争中,以勇往直前的毅力,敢于拼搏的精神,同舟共济,战胜种种灾难,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迅速发展;七代的繁衍,共有五十二户,建成二十四座像样的房屋,现有一百九十三人。这是加梓公及其后代积德行善,育人有方的结果。

   西华地处山区,距离永安县城很远,历史上匪盗猖獗,人们忙于温饱,无暇顾及荣耀。因而家族自定居到第一位秀才出现,时间过了四百八十年。清朝干隆二十六年(1762),世祚公(号梦中)始得考取延平府学第十九名;清道光八年(1828),绍音公(字起五、号华亭)考取戊子科第三十四名举人,列为拣选知县。还有值得一提的罗联添渡过海峡求学,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,留校任教于1965年担任了中文系教授,其后又任系主任,是着名的唐史专家。社会趋于稳定之后,特别是祖国改革开放以后,家乡的教育获得大发展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县里决定在槐南乡兴办初级中学。虽然西华人口占了全乡的一半,居住也比较集中,但按惯例建校地址将选在乡政府所在地槐南,如果这样西华片的学子都要选择住校,改革开放之初的西华还是以农业为主,人多地少的情况使得那里当时较贫困,许多家庭承担不了住校费用,势必要失学。我父亲小华(原名上河)时任县教育局局长,他通过调查统计得出结论:如果校址选在槐南,寄宿生将增加一倍以上,政府财政投入建校舍的资金也将大大增加;如果校址选在西华,既方便了多数学生,又能节约有限的政府教育经费。他的调查报告送三明市和永安县有关领导后,校址改定西华获得批准。建在西华的槐南中学开办后,西华的学子入学率很高;乡政府本点及周边的农家,由于人均土地占有率较高,收入相对较高承担住校费用没问题,孩子们也纷纷踊跃入学。西华的罗姓子孙继承文质公勤奋好学的传统,带动了全校良好学风的形成;几年以后槐南中学成为永安县(市)规模最大、教学质量最好的农村初级中学。由于基础打得好,从这里走出来的学子大都有所成就,永安市各类人才统计中槐南乡(镇)占比很高,在外地发展的也普遍获得成功。

说到对教育的重视,必须提到西华洋尾村的文昌阁。这座文昌阁(俗称八角楼),始建于清干隆二十六年(1761),阁内供奉文昌帝君菩萨。相传文昌帝君为中国古代学问、文章、科举士子的守护神,全国各地均有供奉,但在一个远离城市的村中建有如此宏伟、古雅、闻名遐迩的文昌阁实属罕见。该楼阁始建起二百年后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作为“破四旧”对象拆除。1989年以罗姓子孙为主的西华群众集资重建文昌阁,扩建时使阁基扩大了两倍,把原来木结构改为水泥砖混结构,由三层改为四层半。新建的文昌楼阁设计新颖,造型美观,宛如由五色彩带交织而成,塔身上的一层层舒展的檐翼,玲珑雅致。尤其是楼阁顶上那闪闪发光的葫芦和蔚蓝色的天空,互相辉映,显得非常和谐,使人看了赏心悦目。四周香客慕名而来此祭祀,求学上进的人络绎不绝。

罗姓子孙能在地少人多、资源缺乏的西华生存并很好发展,靠的是勤奋好学、刚毅坚定、敢拼敢闯。在交通不便的古代,西华罗姓卖货郎就挑着担子南来北往。在交通便利的现代,罗姓子弟盯上了文物的流通市场,主打的是古银币交易。西华人口只有1万多人,在全国各地做古银币生意的就有近千人,其辐射范围达到港澳台、日本、东南亚等。做古银币生意首先要深入学习有关文物知识,古银币细分类别众多,价格高低相差甚远,赝品也层出不穷,没有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行。还有一个基本功就是修补缺损,过去一些钱庄票号喜欢在库存银币上打上字号标识,造成银币图案缺损品相降低,价格自然也更低;修补银币缺损需要细心和定力,西华的罗姓子弟似乎有着先天的优势。现在农历每月二、七墟日,全国各地许多古银币商都要赶到西华古银币交易市场寻找商机,这个市场也是来此旅游的人们必去之处。

   西华毕竟属于农村,农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业不可或缺。祖祖辈辈的精耕细作,这里的农产品产量总是不错,质量也很好。改革开放前“以粮为纲”的年代,控制种植经济作物,他们就在稻米加工上做文章,加工成米粉、酒曲,当地的生产的米粉润滑透明,韧性好,口感爽,畅销各地。酒曲采用自然方式制作,酿酒发酵作用好又绿色有机。改革开放后,田里甘蔗、食用菌、烟叶、反季节蔬菜等比例大增,尤其是当地种植的安贞雪蔗香脆清甜,很受青睐。

由于人均土地占有量低,家族里纯粹务农的家庭很少,挖煤是最主要的副业。当地的煤炭较多但分散,国有开矿企业不屑于在此开发;当地的集体矿山分洞经营,勤劳勇敢的罗氏子弟纷纷承包矿洞,冒着风险掏“黑金”。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,又走出去承包外地的矿山矿洞。他们发财后首先想的不是享受,而是继续发展,拓展其它行业。为了改善家乡的生产、生活条件,家族里有钱的宗亲不断捐资助力有关基础设施建设。基础设施好了,吸引了许多企业前来入驻,家乡的经济状况也从永安市的中下水平上升至中上水平。

在家族里建房是头等大事,传统多为内向的堂横式合院,木质结构为主,由上房、下房、厢房、扶厝、桥厅等组成,中轴对称、布局严谨、主次分明;到了现代建房风格就多了些,但都讲究实用和与自然环境的协调。我小时还能随处见到各家木屋旁边的两层小土楼,四面墙壁用厚实的夯土筑成,并留有土铳防御的枪眼,是祖辈为对付匪患准备的;直到当地着名的安贞堡建成后,这些小土楼的防御作用才淡化了,变成堆放杂物的场所,现在基本都拆除了。安贞堡建于清朝光绪十一年(公元1885年),历时十四年完工。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,土木建筑面积约六千平方米,设计精巧、建造华美、艺术气息浓,是罕见的集居住和军事防御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精美土堡,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虽然建造者是池氏家族,但同我们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池氏家族在当地同罗氏家族比是小家族,虽然池占瑞、池连贯父子发达了,但是要上这么大的建筑项目不同罗氏家族的宗长们商量是不行的。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建成也可以庇护罗氏家族成员,他们表示支持。堡内设计分上下两层,前后三进,建有正堂、下堂18处,大小房间360 余间,备有12个厨房和5口水井,可供千余人吃住。池氏家族人丁不多,确实是把罗氏等其他家族人员考虑进去了。这么做的原因首先是池占瑞父子品德高尚,其次是建造的资金有部分不是他们家族自身的积累,而是无主资产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将领林俊与池占瑞的祖父曾为同窗学友,公元1859年林俊进军沙县时路过西华,借宿在学友家里,老同学既怕林俊造反连累家小,更怕得罪这位乱世豪雄惹来麻烦,陪着小心盛情款待了林俊及其队伍。林俊攻打沙县之前,为了队伍行军便利,将从各地富豪那里收缴的金银财宝寄存在池家,后来林俊攻打沙县全军覆没,寄存的万贯钱财即成为无主资产。池占瑞父子就将该无主资产同几代人置田、经商所积累的家产一起投入,建起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堡垒民居。安贞堡建成后,罗氏、池氏等西华民众受益匪浅,块石加夯土合成的四米厚围墙可抵御大炮和炸药的攻击,罗氏家族的繁衍它可谓功不可没。正因为如此西华罗氏家族人员对其维护十分积极,想当年刚开发安贞堡旅游观光时,维修资金捐献最多的就是我的堂兄弟祥实、祥孔、祥次等;该堡收归政府管理后,鉴于祥实几兄弟当年的捐资贡献,如今他们几兄弟带来的游客还可以免费参观。除了安贞堡,现在西华还有许多建筑精美的新民居,其中有一些是外出谋生发达了回乡建的,家乡故土的吸引力如此可见一斑。

   孝顺在我们家族里属最基本的操守,不孝之人在这里是没有立足之地的,族人不会与其交往,更不会得到任何的帮助。宴席以及平时用餐上座留给老人,凡有鸡鸭鱼肉要先给老人规定的部位。家中有老人去世,丧事的一切杂务均由亲戚打理,子孙只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祭奠。长时间的跪拜悼念,在道士的引导下不断重复有关祭祀仪式,一天只能在凌晨睡几个小时。家乡的道士也只有年富力强的人才能担任,因为一天十几个小时要奏响鼓乐、引导仪式;出殡时候还要一名道士站在棺材上,不断吹响牛角由几位壮汉抬着直到山中墓地;崎岖山路中站在棺材上面的道士胆子要大、平衡技巧要好。祭祖日总是家族人员最集中的时候,不仅祭祀近祖,对贡献大的远祖也时有组织祭祀大典。我也曾参加过家族组织的文质公罗从彦祭祀大典,场面甚是热闹,单是各分支代表带来的鞭炮就连续响了半小时之久。我与堂弟祥次邀请同去的奕义拜祭最为虔诚,在细雨中他挤到前排,在文质公墓前不顾泥泞五体投地长拜。回来后不久,奕义从三明市银联公司副总经理(主持工作)越级提拔为青海省银联公司总经理,大家说其中有文质公的保佑。当然我们心里知道,奕义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传承了文质公求知若渴、坚定刚毅的精神,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,在商业银行做信贷科长业绩好盈利多,在保险公司做高管业务拓展很快;作为三明市银联公司的创始人,迅速将银联网络覆盖至全市每个商业银行网点。

我的祖父朝良是文质公第二十六代孙,他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乐观坚强。虽说祖上家境还不错,但由于人口多分家时所分到的财产很有限,他是凭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逐步积累了可观的财富;人到中年时由于战乱的影响,所经营的生意失败,原有的大量田产和染布作坊等全部变卖了还债。他没有被此番磨难击垮,而是坦然面对,租了不少田地成日辛勤劳作。到了土改运动评阶级成份时,祖父虽是佃户,但生活过得还不错,于是被评为佃中农。大伯早逝了,留下的幼子抚养任务由祖父承担;堂哥祥圻在祖父的培育下健康成长,后来担任了当地小学校长。祖父的几兄弟也都各有所长,我记得五叔公八九十岁的年纪了,还在坐诊中医治病,有时还受托调节家族里的纠纷。祖父在教育孩子方面也遵循家族传统,根据各自特点引导培养。大伯做事严谨、组织能力强,祖父培养他作为家业管理的帮手,后来家族事务、乡村事务大伯都参与安排组织;二伯对种养方面有兴趣,改革开放初期就办起了家庭养猪场,曾作为“养猪状元户”受到县里表彰;三伯、五叔从小就有经商头脑,后来都靠做生意发家致富了;父亲喜欢教书育人,如愿以偿地当上了教师,后来成为教育局长;小叔从小顽皮,好奇心强,为了弄清烧砖瓦的技术要点,到过许多砖瓦窑仔细观察,后来靠开办砖瓦厂过上了好日子。

父亲小华虽然很早就离开家乡外出学习工作,但从来不忘祖训,堂堂正正做人,勤勤恳恳做事。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,担任永安市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直到七十周岁。虽然工作很忙,但对子女的教育不放松,注重引导规范。作为儿子的我,当老师时教书育人尽心尽力;做参政议政工作时认真撰写建议意见,多次获得市长、书记的批示;如今从事客家联谊会机关工作,通过编发报刊、网站,及时将乡情乡音传送海内外客家人士,为扩大本地在客家世界的影响做贡献。作为大女儿的鲜群,通过努力当上了高级讲师,在音乐教学方面成绩突出,曾被评为省优秀教师。作为小女儿的鲜红,担任中学班主任、英语教师时,因为很尽责,学生家长都想让孩子分入她任教的班级;调青少年宫担任培训教师,也被认为是最称职的老师。我们兄妹三人希望,我们的后代也能遵从祖训做人做事,为国家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作者是中国福建省三明市客家联谊会秘书长)


参考文章:(宋)李侗《豫章罗先生墓志铭》,罗积年、罗怀年《罗从彦的家世生平与着述》,罗上滨、罗祥圻《永安西华罗氏拓殖与发展概况》、程楷《隐贤纳士藏春峡》,华林龙、罗锦章《罕见的西华文昌阁》、华林龙《安贞堡建筑与客家风水说》等。


网站首页| 法律申明| 帮助中心| 网站地图| 联系我们|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14 - 2019 中华大族谱网 (http://www.zhdzp.com http://www.中华大族谱.com

版权所有:三明市三元区海岸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翻版必究   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:闽ICP备14003303号 闽公网安备35040302610005号

本网站为非盈利性民间公益网站,所有(原创、转载)文章、影像作品资料版权均归作者所有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本网妥当处理!!

监督电话:13960598583 QQ:1661145648